宁波海泰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近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漏电流传感器用控制板”,专利号CN222896183U。该专利针对车载电流传感器在运输与装配过程中的位移风险,提出了可折叠式散热翅片结构,实现了传感器连接的稳固与散热性能的双重提升。
从技术角度看,控制板主体配备了多组散热翅片组件,采用滑动结构将散热片在不使用时折叠收纳,显著节约了包装体积;在安装后展开后,散热片阵列能够快速导热,降低传感器工作温度,防止因热膨胀导致的电气偏移。该设计在实际装配线上已完成验证,能够有效避免因震动或冲击引起的电流信号漂移,提升了整车电控系统的可靠性。
海泰汽车电子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500万元,专注于汽车电子配件、传感器及相关控制模块的研发与生产。公司目前已拥有31项专利和多项行政许可,技术实力在行业内具备一定影响力。此次专利的取得,标志着公司在车载电流感知技术上的创新突破,也为其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的市场中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方案。
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中,电流传感器是监测电池组、驱动电机以及充电系统关键参数的核心部件。任何微小的偏移或信号失真,都可能导致能量管理不准确,进而影响续航里程和安全性。海泰的防偏移控制板通过机械结构的优化,降低了外部冲击对传感器的影响,为整车的能量管理提供了更可靠的数据支撑。
此外,专利中提出的散热翅片折叠技术,还兼顾了物流成本的控制。传统电流传感器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额外的防护包装,增加了仓储与运输费用。海泰的设计在不使用时将散热片折叠至板底,显著压缩了体积,降低了包装材料的使用,符合绿色制造的趋势。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车载电子化程度的提升,传感器的可靠性已成为整车质量的关键指标。海泰此次的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自身产品的竞争力,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防偏移解决方案,可能推动更多车企在传感器设计上采用类似的结构优化。
海泰汽车电子表示,将在后续的产品迭代中继续深化该技术,计划将防偏移控制板应用于更广泛的车载电流感知场景,包括高压电池管理系统、动力总成控制以及车身电子安全系统。公司还将配合国内外主机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车型对电流测量精度和可靠性的严格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车载传感器的需求预计将在未来几年保持高速增长。海泰凭借此次专利的技术优势,有望在市场份额争夺中占据有利位置,并进一步提升国内车载电子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总体来看,海泰汽车电子的防偏移电流传感器专利不仅在技术层面实现了散热与防位移的双重突破,也在成本、可靠性和行业影响力方面带来了显著的正面效应。未来,随着该技术的量产与推广,预计将为整车电控系统的安全与性能提升贡献更大价值。
|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 Copyright © 2004-2025 roj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东网 版权所有 |
![]() |
| 京ICP备05004402号-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