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证券近日发布研报,指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2025年9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35万头,同比减少28万头,下降0.7%,环比下降9万头,略降0.2%。这一官方调降标志着养殖业在供需两端的压力持续加大。
报告进一步披露,受猪价低迷影响,外购仔猪养殖单头亏损约289元,自繁自养单头亏损约185元。尽管部分企业通过提升管理和降低成本尝试化解亏损,但整体盈利仍为负,行业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
生猪价格的持续下跌进一步压缩了养殖利润。国家统计局监测显示,2025年9月全国生猪价格环比下降4.6%;同月生猪均价约13.3元/公斤,较前期下降约3.4%。价格的跌幅与去年同期相比已超过30%,形成了明显的负向趋势。
在价格低迷的背景下,冬季疫病风险亦随之上升。报告提醒,随着气温下降,非洲猪瘟等疫病防控难度加大,可能导致死亡率上升并进一步削弱存栏规模。行业监管部门已加强常态化防控措施,以防止疫情对产能造成更大冲击。
面对产能过剩和疫病双重压力,监管部门正加大产能调控力度。官方已多次发布市场预警,指导养殖场适时出栏肥猪,防止逆势扩张产能,并对头部企业实施“窗口指导”,以实现有序降产。业内预计,能繁母猪存栏量在未来数月可能继续出现小幅下降。
产能收缩对上下游产业链产生连锁反应。饲料需求随养殖规模缩减而出现下行,育肥猪配合料价格在9月保持相对平稳,但整体采购量下降。与此同时,动物防疫药品和疫苗需求出现短期上升,动保板块有望受益于疫病防控需求的提升。
从投资角度看,报告认为生猪板块仍具中长期配置价值。行业优势企业凭借规模化、品牌化和成本控制能力,在亏损收窄的背景下估值相对合理,具备抗跌能力。此外,随着产能调控的深化,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国产替代和技术创新将进一步增强竞争力。
然而,行业仍面临多重不确定因素。消费复苏若不及预期、政策调控力度加大或出现突发疫病,都可能导致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投资者需关注宏观需求、政策走向以及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
总体来看,9月官方能繁母猪存栏的微幅下降标志着行业进入产能收紧的初始阶段。生猪价格的持续下行、养殖亏损的延续以及冬季疫病的潜在威胁,使得行业短期前景仍显艰难。随着监管部门的产能调控和企业的成本优化,行业有望在中长期实现结构性改善。
|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 Copyright © 2004-2025 roj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东网 版权所有 |
![]() |
| 京ICP备05004402号-17 |